我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啦!工业经济“成绩单”也相应出炉,有哪些亮点,又要如何解读呢?
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对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增幅高于去年四季度0.3个百分点,扭转了去年10月份以来持续下行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汽车3月份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5.3%和9.7%,新能源汽车3月份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4.8%和34.8%。
制造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个百分点,在连续两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速。
工业大省挑大梁作用明显。河北、山东、江苏等工业大省工业增速显著高于全国水平,3月份以来,广东、浙江等省工业经济回升势头向好。
基于数据分析,我国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现平稳开局,呈现企稳向好态势。在对二季度我国工业经济将进一步回升向好的预测下,又将采取哪些措施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较好基础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来看看专家们的见解吧!
持续增强发展新动能
在产业转型升级趋势的带动下,产业技术密集程度已呈稳步提升,同时节能降耗改造需求的扩大,将带动未来产业为我国工业及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5G、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将是我国工业重点并加快打造的新增长点。未来产业以创新为根本动力和成长路径,尽管处于发展初期,但因颠覆性、系统性、战略性特征,有望形成全球经济新的动力源,成为各国前瞻谋划的“先手棋”。目前我国在未来产业发展上具备世界领先的内需市场、一定水平的技术实力、完整的工业产业体系和相对丰富的未来应用场景,但内外环境挑战仍然严峻,新兴技术原创能力和重大成果转化能力等仍有提升空间。精准把握发力关键点,促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构建起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将助力我国在全球战略竞争优势重塑的背景下,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坚持培育发展新引擎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将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是工业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所谓工业数字化转型,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多种数字技术的集群式创新突破及其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对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等进行全流程、全链条、全要素的改造,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创造作用。专家认为,工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单个工业企业的行为,更是整个产业链,整个行业的协同升级。只有数据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端到端的流转打通,才能避免出现单个节点无法打通形成的‘数据孤岛’,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链条的效率,真正发挥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工信部亦强调了推动信息通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下一步工作重点,推动网络互联互通,促进数据流通并深化数据应用,开展强算赋能行动,助力工业经济加速“智”变。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2023年9月19日-23日
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期待您的莅临!
|